[1] |
连恒博, 赵瑞东.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史学人才培养策略
[J]. 山西档案, 2025, 289(5): 99-101. |
[2] |
肖娅云.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J]. 山西档案, 2025, 289(5): 186-188. |
[3] |
刘敏娟. 欧美高校数字人文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J]. 山西档案, 2025, 287(3): 100-102. |
[4] |
李 剑. 智慧教育背景下高校数字人文专业建设的学科体系、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J]. 山西档案, 2025, 287(3): 110-112. |
[5] |
孙晓丛. 数字人文高等教育的实践探索#br#
——基于中国人民大学的案例分析#br#[J]. 山西档案, 2025, 287(3): 113-116. |
[6] |
张丽娜. 高校双创教育与档案人才培养的融合路径[J]. 山西档案, 2025, 287(3): 179-181. |
[7] |
王 静.
中外档案开放获取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对数字人文教育的启示
[J]. 山西档案, 2025, 286(2): 93-96. |
[8] |
徐珊珊.
大学生数字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与提升对策
[J]. 山西档案, 2025, 286(2): 100-102. |
[9] |
王 静.
iSchool 高校数字人文教育的案例分析
[J]. 山西档案, 2025, 286(2): 103-105. |
[10] |
管宏杰.
历史典籍档案的修复技艺、传承方式与人才培养
[J]. 山西档案, 2025, 285(1): 129-132. |
[11] |
张晓瑜.
历史典籍档案的人才培养:现实需求与实践进路
[J]. 山西档案, 2025, 285(1): 133-135. |
[12] |
魏泰龙 吴泠茜. 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档案学专业双创教育模式研究#br#[J]. 山西档案, 2024, 281(9): 113-. |
[13] |
杨志民 陈 浔. 档案学课程思政研究的主题分析#br#
#br#
[J]. 山西档案, 2024, 279(7): 57-. |
[14] |
澹台嘉孜. 艺术档案资源教育应用与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br#[J]. 山西档案, 2024, 279(7): 83-. |
[15] |
安 华. 档案参与高校教学质量评估的逻辑起点与路径创新#br#
#br#
[J]. 山西档案, 2024, 279(7): 1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