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导航切换
山西档案
首页
期刊介绍
编辑委员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89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5-05-15
上一期
Select
满族家谱档案双语本体构建研究
邓 君, 钟楚依, 吕佳, 程旭, 邢艺丹, 刘俊俊
2025 (
5
): 1-13.
摘要
(
28
)
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挖掘满族家谱档案价值,为构筑中华文化大数据体系增砖添瓦。首先,综合运用七步法和骨架法,结合《新满汉大辞典》等资料,在满语领域专家指导下,对满语家谱档案进行满汉互译,构建满族家谱档案双语本体;其次,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地方那拉氏》为主要数据来源填充实例并进行可视化呈现;再次,通过本体推理发现潜藏知识,验证本体模型的合理性,为满族家谱档案学术研究、开发利用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参考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
——基于六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支凤稳, 郭诗悦, 陈依萌, 韩梦娇
2025 (
5
): 14-21.
摘要
(
13
)
在数字化浪潮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以及动漫、手工艺品等文化内容创意形式,文化遗产档案活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有助于文化遗产工作的提质增效,能够促进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在梳理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案例的基础上,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特征,结合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的对策,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与治理策略
姚雪瑞
2025 (
5
): 22-24.
摘要
(
10
)
分析了社交媒体独特的信息生态特征,指出其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带来诸多新问题,包括不良信息泛滥和传播、社交关系网络复杂化以及“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等。梳理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如虚假信息与谣言传播、个人隐私数据滥用等,并指出了社交媒体安全治理的实践困境。基于此,围绕技术、标准和模式三个维度,提出治理策略:加强内容安全、隐私保护、异常行为检测等关键技术创新;完善网络空间立法与执法,构建多层次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新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法治环境下档案普法的要求、内涵与方向
杨文冲
2025 (
5
): 25-28.
摘要
(
12
)
档案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撑和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新法治环境下,如何创新档案普法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档案治理的法治化水平,是新时代赋予档案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基于新法治环境下档案普法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档案普法的内涵、要求、方向等方面展开系统阐述,以此为档案工作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法治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面向国家战略的乡村档案开发与决策保障
苗玲玲
2025 (
5
): 29-31.
摘要
(
5
)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档案在助力乡村治理、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在理论层面系统论证乡村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揭示乡村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要求,以此丰富和拓展新时代乡村档案学研究的理论维度;在实践层面探索乡村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路径,为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档案治理的实践经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科技赋能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与对策
唐小妹
2025 (
5
): 32-34.
摘要
(
6
)
科技赋能推动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既是顺应信息革命的趋势要求,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在分析科技赋能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数字赋能—智慧赋能—生态赋能”的中国特色档案事业现代化科技创新路径。从多维视角出发,明确了科技应用于档案工作的重点领域与突破方向,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时代档案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创新路径
王会利
2025 (
5
): 35-37.
摘要
(
8
)
数字时代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档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分析数字时代档案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现实基础,并从理念、内容、技术、机制四个层面探讨了档案赋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创新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新时代档案立法的革新与完善
张景泊
2025 (
5
): 38-40.
摘要
(
6
)
档案立法如何积极回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法治轨道上服务人类文明进步,已成为新时代档案法治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拟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新时代档案立法的革新路径,为新时代档案法治变革提供方法论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温 辉
2025 (
5
): 41-43.
摘要
(
4
)
立足新发展阶段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从宏观视角分析档案工作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释档案助力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结合各地创新实践案例,探索档案工作融入乡村治理、服务乡村文化振兴、保障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档案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档案化路径
岳绯 , 童 晶 , 任 真
2025 (
5
): 44-46.
摘要
(
8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化建设相对复杂、涉及诸多利益相关方,需要运用跨学科视角来审视非遗档案化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在梳理非遗活态传承面临的主要困境的基础上,深入考察非遗档案资源建设的生产过程、生产特性及治理需求,以期为破解非遗活态传承困局、完善非遗档案治理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开放鸿沟的形成机理、测度模型与消解路径
丁训华
2025 (
5
): 47-49.
摘要
(
4
)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开放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当前,受制度供给、档案开放审核、社会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档案开放利用面临着行业内外认知偏差、供给质量与需求期望不平衡等突出矛盾。在界定档案开放鸿沟内涵的基础上,从制度、资源、观念等方面分析了档案开放鸿沟的形成机理,围绕档案资源、用户服务、体制机制三个维度构建测度模型,并提出消解档案开放鸿沟的优化路径,旨在为新时期档案开放利用模式的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质生产力导向下档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机制与创新路径
牛淑琴
2025 (
5
): 50-52.
摘要
(
7
)
顺应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搭建立体化的档案文化创意产业支持体系,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完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运作机制,打造普惠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是赋能档案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重点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导向下档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机制,并从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精品内容创新、完善数字服务供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创新发展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十四五”时期地方档案事业发展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王 峰
2025 (
5
): 53-55.
摘要
(
6
)
“十四五”时期,地方档案事业发展呈现出数字化转型加快、服务能力提升、开放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等特点,但也面临档案资源建设有待加强、档案利用服务尚需优化、档案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新时代推动地方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拓展服务内容,满足多元利用需求;加强人才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只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才能推动地方档案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从而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面向人工智能数据治理:档案领域的贡献空间与行动策略
周文泓, 熊小芳, 杨俊武
2025 (
5
): 56-61.
摘要
(
16
)
探讨档案领域在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中的贡献空间与行动策略,旨在揭示档案领域高质量的数据资源、专业的管理方法及档案研究对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发展的关键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政策与实践案例,梳理档案在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中的多元角色与作用路径。同时,研究了人工智能数据治理总体框架下档案领域的可拓展空间,进一步提出档案在人工智能数据治理行动中具有充分的参与空间及优势,未来可从强化数智转型布局、优化组织建设、深化学科支持、扩展规模化创新探索等方面充分融入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全球档案数据政策的调查及启示
——以中美加澳英档案数据政策为例
周文泓, 陈 喆, 陈志轩, 郭佳妮
2025 (
5
): 62-69.
摘要
(
13
)
研究全球档案数据政策的总体情况,旨在探索档案数据化转型的要点及其政策发展方向,推进档案数据转型理论与方法的发展。通过调查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的代表性数据政策,归纳分析各自的政策框架,并解析这几个国家的数据政策共性要点:确立数据的档案资产认知,强调融入数据政策的全景框架,凸显数据治理体系的创新建构,强化利用导向的数据能力构建。立足我国实际,在全球相互参考借鉴的框架下提出对我国数据政策的优化展望:深化档案的数据要素价值认知,全面对接数据事业发展要点,强调融入数据政策的全景框架,丰富档案数据化开发利用能力的保障配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机构参与公共数据开放的实践进展与展望
周文泓, 熊小芳, 代林序
2025 (
5
): 70-79.
摘要
(
14
)
聚焦我国档案机构参与公共数据开放的进程与发展方向,旨在从公共数据开放视角,挖掘其参与特点并提出优化策略。通过网络调研,明确了我国档案机构在政策法规、数据资源、利用成效等方面的参与现状,同时分析了档案机构已开展的部分有效实践以及尚未充分融入公共数据开放体系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政策法规层面,应增强档案在公共数据开放中的显示度和档案机构的参与度;在数据资源层面,要求档案机构应加强对公共数据开放模式的借鉴与融合,并凸显自身独特的数据特质;在利用成效层面,应强调利用引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视角下历史典籍知识组织方法
王 俏
2025 (
5
): 80-82.
摘要
(
6
)
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推进,传统典籍整理方法已难以满足数字时代对知识组织的新要求。剖析了数字人文视角下历史典籍知识组织范式的多重转变,探讨了数字人文方法在历史典籍知识组织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历史典籍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视角下历史档案遗产的知识组织方法
关莉红
2025 (
5
): 83-85.
摘要
(
3
)
历史档案遗产作为珍贵的文化资源,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推动历史档案知识的深度开发和创新应用,已成为历史档案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拟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索数字人文视角下历史档案遗产知识组织的理论创新和方法拓展,以期为历史档案遗产知识的规范化组织、关联化揭示、智能化利用提供理论指引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智环境下档案学与历史学交叉研究的深化与拓展
牛天玉
2025 (
5
): 86-88.
摘要
(
4
)
数字人文的兴起为档案学和历史学的交叉融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拟结合数智环境下两个学科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剖析档案与历史的内在关联,指出数智时代重新审视二者关系的必要性。阐述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前沿技术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历史研究中的应用,并论证历史学研究对档案学理论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为新文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文化赋能数字文化产业的路径与策略
蒋雪丽
2025 (
5
): 89-92.
摘要
(
4
)
档案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梳理档案文化资源、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剖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提炼出档案文化赋能数字文化产业的路径,进而提出推动档案文化资源产业化、数字化发展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充实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理论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文学学科领域数字人文的价值认知、研究取向与发展对策
李兰英
2025 (
5
): 93-95.
摘要
(
4
)
系统阐述了文学学科领域数字人文的价值认知、研究取向与发展对策。首先,数字人文技术在拓展研究边界、驱动研究范式革新和推动知识生产转型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次,数字人文在文本挖掘与语义分析、时空维度可视化、文学叙事方式研究和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领域推动文学研究范式的革新与方法的创新。再次,指出数字人文与文学学科领域的融合发展亟须在数据库建设、研究方法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学术协作模式上探索有效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赋能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效果
林秀丽, 张振华
2025 (
5
): 96-98.
摘要
(
3
)
系统探讨了数字人文赋能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效果。首先,在阐明数字人文核心概念与技术支撑的基础上,探讨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局限性,并进一步解释了二者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为增强数字人文对文学研究的赋能效果,围绕技术工具驱动的文本分析、研究方法论的转型以及跨学科协作机制的构建三个关键维度,提出了数字人文介入文学研究的实践路径。再次,系统梳理了数字人文发展面临的技术瓶颈与认识局限,以期为文学研究提供富有前瞻性的思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史学人才培养策略
连恒博, 赵瑞东
2025 (
5
): 99-101.
摘要
(
7
)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史学正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给传统史学研究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梳理国内外数字史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新文科背景下数字史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探索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思路与路径,以期为深化数字史学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学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现状调查与提升对策
冯晨静 , 张玲玲 , 王 英
2025 (
5
): 102-104.
摘要
(
5
)
面对数字时代档案事业发展新趋势,亟须创新档案学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档案学人才的人文素养。拟通过系统调查档案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剖析人文素养培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进而从新文科建设的视角提出提升档案学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档案学人才提供理论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国内数字人文研究机构现状调查研究
彭述娟
2025 (
5
): 105-108.
摘要
(
4
)
以国内数字人文研究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国内数字人文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学科分布、人员构成、研究现状等,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研判国内数字人文研究机构未来发展趋势,指出跨学科融合、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深度融合、国际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研究范式创新等将成为必然趋势,并提出国内数字人文研究机构应准确把握技术革新脉搏,加快学科融合与理论创新步伐,在国际交流中贡献中国智慧,推动数字人文研究持续深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史学与数字人文研究的对比分析
康婉盈
2025 (
5
): 109-111.
摘要
(
5
)
从概念辨析、研究方法、学科互动三个维度,对数字史学与数字人文进行系统梳理和比较分析。首先,考察二者的概念内涵和理论渊源,揭示其在研究对象、问题意识等方面的联系和区别;其次,聚焦二者在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等方面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理清二者在方法论层面的特点;再次,深入探讨数字史学与数字人文在多学科协同创新、研究范式重塑等方面的互动融合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视域下古籍特藏知识重组模式研究
刘丹丹
2025 (
5
): 112-114.
摘要
(
5
)
随着数字人文的兴起和知识服务理念的发展 , 古籍特藏数字化面临着从资源建设向知识组织与服务升级转型的新挑战。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开展古籍特藏知识重组的意义和要求,并对其知识重组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阐述,进而从文化基因、多维解构、时空关联、智慧服务四个视角提出了古籍特藏知识重组模式,以期为古籍特藏资源的深度开发与智慧利用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面向区域特色文化开发的档案内容挖掘框架
曲光华
2025 (
5
): 115-117.
摘要
(
4
)
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对档案文化价值的创新性开发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档案资源蕴含着丰富的区域文化基因与精神图谱,其价值挖掘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区域特色文化开发需求,系统阐述了档案资源的显性、隐性及衍生等多维度文化价值,构建了基于数字人文理念的档案内容挖掘理论框架,并探讨了其实现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元宇宙环境下档案虚拟展览与沉浸式体验设计
刘肖冰
2025 (
5
): 118-120.
摘要
(
5
)
元宇宙时代的来临,为档案虚拟展览开辟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空间。立足元宇宙背景,围绕沉浸式档案展览的设计理念与实现路径展开探讨。在梳理元宇宙赋能档案虚拟展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以用户为中心、多感官交互、虚实融合、社会化参与的设计理念,进而从技术、内容、平台、服务四个维度剖析沉浸式档案展览的实现路径,力求为传统档案展览向元宇宙时代的迭代升级提供理论参照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的法律效力保障研究
柴慧婕 , 蔡伟峰
2025 (
5
): 121-123.
摘要
(
5
)
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发展,信息革命引发文件管理方式的剧烈变革,迫切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电子文件管理予以支撑和保障。拟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法律规范,借鉴域外经验,找寻法律支撑,结合管理实践分析面临的困境,并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标准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法律效力保障的对策,以期为电子文件单套制归档的推进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协同开发策略
卢林豪
2025 (
5
): 124-126.
摘要
(
2
)
鉴于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在本质属性、管理特点等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拟在厘清二者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科技档案与科研数据协同开发的实践进展,系统分析面临的问题和形势,进而探讨科技档案与科学数据的一体化管理、关联融合与深度开发利用策略,以期为推动我国科技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提供有益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本体的红色档案资源语料库构建研究
张二星
2025 (
5
): 127-129.
摘要
(
4
)
首先梳理了本体理论与语料库构建理论,进一步分析了红色档案资源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色档案资源本体构建的原则和方法。然后围绕语料获取与加工、本体语义标注、语料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对红色档案资源语料库构建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系统阐述。研究表明,以本体为基础的语义标注是推动档案语料库由资源聚合走向知识组织的关键所在,对于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考古数字档案的语义标注与跨机构共享
祁朝丽 , 张志剑 , 任晨琪
2025 (
5
): 130-132.
摘要
(
4
)
在档案学、知识组织、语义网等理论的指导下,聚焦考古数字档案领域,系统阐述考古数字档案的语义标注及关联数据构建路径,提出融合语义标注与关联共享的考古数字档案智慧化管理新模式。同时,基于所构建的考古数字档案关联数据平台,探索异构考古档案资源的整合、知识挖掘及智能化服务,以期为我国考古档案数字化转型及数字人文研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智驱动下高校领导干部数据素养培育体系构建
杨立志, 蒋红阳
2025 (
5
): 133-136.
摘要
(
4
)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高校领导干部数据素养培育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发展的紧迫课题。聚焦数据素养培育体系构建,在理论层面阐释了数据素养的内涵,对领导干部数据素养进行了系统解构,识别出关键能力要素,进而从培育目标、培育内容到培育路径、评估机制,对培育体系进行了整体性架构设计,力求在统筹理论阐释与实践图景的过程中,为提升高校领导干部领导力、重塑高等教育治理范式提供智力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 AI 应用的成本与效能研究
韩曼茹
2025 (
5
): 137-140.
摘要
(
5
)
AI为推动档案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动力,但AI系统的应用无疑会增加档案部门的成本。如何平衡成本支出与效能提升之间的关系,是档案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厘清档案 AI 系统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构成的基础上,从技术优化和管理优化两个维度系统探讨了成本优化策略。同时,构建了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了技术改进、流程优化两种路径,以提升档案 AI 系统应用效能。最后强调建立档案 AI 应用的成本与效能平衡机制,坚持风险对冲原则和前瞻性思维,实现稳中求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环境下新闻档案资源的分众化传播策略
李婉婷
2025 (
5
): 141-144.
摘要
(
5
)
在数字时代,新闻档案资源传播正由“大众化”向“分众化”转型。在剖析新闻档案资源所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基础上,运用问卷和访谈的调研方法,对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特征展开了进一步分析。基于当前新闻档案资源的传播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证了新闻档案资源分众化传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最后,聚焦内容、渠道、技术三大维度,提出分众化传播策略的框架。同时,强调应建立“分析—传播—评估—反馈—优化”的闭环流程,构建“用户导向、数据驱动、持续优化”的动态传播范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现状的调研分析
宋 跃 , 王 晶
2025 (
5
): 145-147.
摘要
(
6
)
我国高校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已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以具身认知与交互叙事理论为指导,在调研分析国内外档案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做法,剖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优化档案虚拟仿真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档案学本科教学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智驱动下高校档案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研究
李桂玲 , 黄乐燕
2025 (
5
): 148-150.
摘要
(
4
)
数智时代对档案学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档案学人才需具备数字档案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分析以及持续学习创新等多维复合能力。在梳理国家相关政策、分析数智时代档案学专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更新、学科内涵拓展、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创新等维度,系统探究了档案学专业教学的创新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旨在为新时代高校档案学专业教育变革提供系统性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服务教育评价改革的中小学档案管理流程再造与数据治理
杜 芸
2025 (
5
): 151-153.
摘要
(
4
)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需要从档案管理与数据治理入手,破解传统档案管理流程与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不匹配的矛盾,应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新需求。从重构档案管理流程和强化数据治理两方面,提出了服务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一是遵循科学的流程设计理念,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优化档案管理流程;二是加强教育评价数据标准管理,保障数据质量与安全,并发挥其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智慧城市背景下城建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构建
徐晶晶, 韩晓洁
2025 (
5
): 154-156.
摘要
(
8
)
为了探讨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建档案数据治理体系构建的问题,分析了智慧城市与城建档案数据治理的互动逻辑,包括数据共享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支撑作用以及城建档案作为城市记忆与决策依据的双重功能。同时,从治理框架设计、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支撑体系、制度与安全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城建档案数据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此外,就“数据孤岛”、跨部门协同、技术标准缺失、人才储备不足、伦理风险与公众参与机制设计等现实挑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叙事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路径
杨钰娟, 陈爱民
2025 (
5
): 157-159.
摘要
(
8
)
在梳理数字叙事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叙事视角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数字叙事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内容建设、价值重构和功能拓展的思路。同时,基于红色档案资源数字化加工整理与深度开发利用的技术方法,探讨了数字叙事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应用于爱国主义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旅游发展、数字人文研究等领域的应用路径和实现举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智化背景下县级综合档案馆转型发展
李彤彤
2025 (
5
): 160-162.
摘要
(
2
)
当前,数智化浪潮正加速重塑档案事业发展格局。县级综合档案馆作为国家档案事业体系中服务基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背景下亟须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在梳理县级综合档案馆数智化转型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数智环境的县级综合档案馆转型发展的路径设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机构数字档案室实践进展与运行策略研究
翟 鹏
2025 (
5
): 163-165.
摘要
(
6
)
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已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推进了机构数字档案室建设的进程。先分析了机构数字档案室的阶段性特征,再与传统档案室进行对比,总结出当前机构数字档案室建设的主要模式、关键技术应用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从数字档案室运行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框架、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保障、服务创新与用户体验优化、内外部协同机制与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机构数字档案室的运行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档案管理机制
韩晓洁, 楚文璐
2025 (
5
): 166-168.
摘要
(
8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档案管理面临时效性、敏感信息保护、跨部门协同等特殊挑战。构建高效的应急档案管理机制需要在组织架构、管理流程、技术支撑、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创新,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标准化与灵活性并重等基本原则,制定分级响应机制和动态管控规则,推进档案大数据的融合治理和智能化应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协同,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为应急管理提供档案支撑和信息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医疗档案共享的制度供给与隐私保护制衡机制
张 渤
2025 (
5
): 169-171.
摘要
(
4
)
健康医疗大数据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然而医疗档案共享在释放数据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隐私安全保护的巨大挑战。聚焦医疗档案共享中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博弈,在剖析患者自主权缺失、匿名化数据再识别风险、技术标准不一、法律制度滞后等隐私保护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医疗档案共享制度供给和隐私保护制衡机制,以期为医疗档案资源的合规有序流通提供路径参考,实现共享利用与隐私安全的动态平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 BIM 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与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集成
刘 利
2025 (
5
): 172-174.
摘要
(
4
)
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对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立足建筑业数字化转型背景,针对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的数字化层级低、标准缺失及协同不足等问题,提出基于 BIM 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构建工程信息分类体系与数据分析模型,推动档案数据与项目管理的深度集成,并利用知识工程形成“BIM+知识库”更新机制,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兼具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解决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化时代建筑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及建设
郭庆玲
2025 (
5
): 175-178.
摘要
(
4
)
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中,可显著提升管理效率,优化信息共享,支持科学决策,并为项目管理方应对业务挑战提供有力工具。建立电子文档库和智能分类系统后,管理人员能快速检索所需信息,避免人工查找的复杂过程。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可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提高协同工作效率。此外,数字化系统提供的数据分析结果能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面对建筑工程行业的复杂需求,数字化档案管理理念将为建设单位提供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方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舆情治理视角下新闻档案资料的价值挖掘与实现
万战争
2025 (
5
): 179-181.
摘要
(
8
)
新闻档案资料是系统记录和反映国家发展历程、党和政府重要活动、中外大事件的珍贵史料,也是舆情治理的重要信息和知识资源。从舆情治理的视角切入,探索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智慧化舆情治理的新闻档案资料价值分析框架,以期推动形成开放共享、多元参与的协同共治格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奥运档案管理的中国实践与历史贡献
李伟才 , 徐 丹
2025 (
5
): 182-185.
摘要
(
10
)
为充分发挥北京奥运档案的价值,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深入探讨其管理经验与历史贡献。在梳理总结北京奥运档案管理创新实践的基础上,从奥运档案管理推动中国档案事业变革发展、为奥林匹克运动赋能增质两个维度,剖析其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研究表明,北京奥运档案管理在体制机制创新、数字化转型、开发利用拓展等方面形成的“中国方案”,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肖娅云
2025 (
5
): 186-188.
摘要
(
5
)
系统梳理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宝贵经验,对于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档案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的基础上,以理论探讨和实证剖析为主要手段,对 20世纪以来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进行系统考察,旨在为新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档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科体系提供有益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