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
    李  颖, 王田田, 沈保栋
    山西档案    2025, 288 (4): 1-6.  
    摘要140)     
    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在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公民科学文化素质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阐述面向科学普及的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的现实意义的基础上,围绕科研档案开发与利用赋能科学普及的三个维度展开深度分析,并提出以突出社会性的科研档案编研成果丰富科普资源、以富有知识性的科研档案资源库推动科普内容升级、以具有趣味性的科研档案游戏推动科普形式创新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实现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下档案数字资源的知识融合
    赵雪芹, 向正鹏
    山西档案    2025, 290 (6): 1-7.  
    摘要113)     
    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文化领域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为牢牢把握数字时代的文化话语权,我国提出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我国存量可观的档案数字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助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有必要研究档案数字资源的知识融合问题。从文化价值、知识服务、知识组织 3 个维度分析了用户对档案数字资源的需求;提出了面向文化数字化的档案数字资源知识融合框架,并重点阐述了数字档案知识描述、知识抽取与知识融合的过程;之后,讨论了档案数字资源知识融合在促进知识服务与知识发现、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及参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伦理考量
    聂云霞, 张  雯, 陈宇航
    山西档案    2025, 286 (2): 1-9.  
    摘要102)     
    档案数据是公共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档案数据要素的流通利用对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过
    程中,存在利益驱动、算法黑箱、多元主体参与等伦理失范问题,对档案数据权益主体的隐私安全与社会公平构成威胁,
    并引发权责分配难题。因此,需要充分考量档案伦理,坚持以人为本、可解释性、整体推进、自我约束的原则,通过
    道德与法律并举、加强算法监管、优化治理结构和整合运用技术这四个维度破除瓶颈,以实现档案数据要素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模型技术与档案编研业务深度融合的障碍与应对策略#br#
    蒋 冠, 刘子焱
    山西档案    2025, 293 (9): 1-.  
    摘要98)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编研工作迎来了智能化转型的机遇。在厘清传统档案编研的挑战与转向需求,并明确大模型技术对档案编研业务赋能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阻碍大模型技术与档案编研深度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含数据质量问题、大模型生成幻觉、编研人员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以及新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制度的不适配等,并提出针对性应对策略,以期推动大模型技术在档案编研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加速档案编研工作智能化转型,提升档案编研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满族家谱档案双语本体构建研究
    邓 君, 钟楚依, 吕佳, 程旭, 邢艺丹, 刘俊俊
    山西档案    2025, 289 (5): 1-13.  
    摘要86)     
    立足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挖掘满族家谱档案价值,为构筑中华文化大数据体系增砖添瓦。首先,综合运用七步法和骨架法,结合《新满汉大辞典》等资料,在满语领域专家指导下,对满语家谱档案进行满汉互译,构建满族家谱档案双语本体;其次,以《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地方那拉氏》为主要数据来源填充实例并进行可视化呈现;再次,通过本体推理发现潜藏知识,验证本体模型的合理性,为满族家谱档案学术研究、开发利用及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参考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 AI 大模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逻辑机理、应用赋能与推进策略
    王  毅, 陈文汇, 刘红霞
    山西档案    2025, 292 (8): 1-9.  
    摘要84)     
    数智时代应用 AI 大模型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能够深度挖掘档案价值,提升档案服务效能,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助力知识传承与社会进步。聚焦数据驱动、算法支撑、文本理解和应用导向四个维度分析基于 AI大模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逻辑机理,探讨 AI 大模型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智能数据处理、智能开放审核、智能档案编研、智能档案服务等场景的赋能效果,指出 AI 大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数据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审核结果信度仍需提高、编研成果质量亟须提升和服务智能程度尚需增强等现实难题。基于此,提出优化系统平台安全环境、打造智能模型提示系统、发挥档案垂直领域价值和深化智能技术应用程度等推进策略,以期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高效开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AI 赋能建设项目档案数智化转型的路径
    ——基于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的调查研究
    李朝霞 , 舒忠梅 , 王冬梅
    山西档案    2025, 292 (8): 129-135.  
    摘要82)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对档案工作的理念、对象、模式、流程均产生了颠覆性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深入调查分析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现状,提出构建全域协同的建设项目档案数智治理体系、孵化具备自组织能力的项目档案智慧治理生态、探索 AI 增强建设项目档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及 AI赋能建设项目档案智慧应用的路径。通过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着力解决建设项目档案科学管理的重要问题,进而提升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效能,促进建设项目档案工作的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计算档案学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优化模式
    周文泓
    山西档案    2025, 287 (3): 1-10.  
    摘要80)     
    基于计算档案学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建构,旨在将数据科学、数字治理、数字人文的理论与
    方法引入档案领域,以探索利用计算档案学方法促进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关键策略。通过对照计算档案学理论
    与方法要义,结合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模式的各个层面与要素,优化模式得以建构。由此,提出的优化模式应包含
    以下组成部分:一是在理论内涵层面强调立足数据情境的概念重构,实现“计算 +”导向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借鉴;
    二是在顶层规划方面指出应坚持网络档案与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双重数据化原则,积极应对创新变革,凸显智
    慧化导向,将反思性迭代升级融入其中;三是在主体内容,即基本方略层面,提出基于计算思维推进数据化导向的创
    新建构、技术开发应用体系的强化建设、多重的跨主体协同机制构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构建研究
    饶  圆, 夏子涵
    山西档案    2025, 287 (3): 17-24.  
    摘要79)     
    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档案数据的传播范围不断拓展,安全风险指数显著增大,完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
    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总结,提出档案数据安全治理的“四治”构建原则:共治、精治、智治、稳治,
    结合 WPDRRC 信息安全模型等理论进行模范分层,厘清分层构建思路,构建包括参与主体层、数据保护层、技术支
    撑层与风险管控层的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模型,以期提高档案数据安全治理效能,推动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数智赋能 协同创新:2024年我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实践与展望#br#
    曲春梅, 袁 畅, 史小青
    山西档案    2025, 291 (7): 1-.  
    摘要74)     
    2024年我国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成果丰硕,档案开放审核强化联动协同,实现质效双升;档案利用服务聚焦社会需求,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档案资源开发紧跟时代步伐,效能持续增强。为推动档案利用体系高质量发展,未来应增进协同,促进档案开放审核提质增效;聚心为民,推动档案公共服务能力提档升级;融合创新,实现档案资源开发提能增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视域下科学家精神挖掘与课程思政应用探析
    ——基于科技名人档案
    李彩容, 杜可婷, 吕文婷
    山西档案    2025, 288 (4): 7-13.  
    摘要72)     
    科技名人档案凝结着科学家的求学历程、治学主张、科研实践与心路历程,具有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作为课程思政的优秀补充资源。从社会学习理论视角出发,厘清了科技名人档案与社会学习理论的价值关联,再借助扎根理论,运用 Nvivo 11 软件对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官网选取的 41 篇样本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炼出科技名人档案蕴含的爱国为民、理想信念、求实创新、无私奉献、协同合作、育人精神六大思政主题,并解析其针对性运用场景,最后基于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三元交互理论、观察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探索科学家精神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的途径,以期为科技名人档案思政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认知—思维—情感: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
    张瑾仪, 朱明龙
    山西档案    2025, 287 (3): 11-16.  
    摘要66)     
    重特大事件频发在对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持久且影响深远的创伤记忆。重
    特大事件档案作为党和国家组织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所形成的重要历史记录,是建构创伤记忆的重要资源。重特大事
    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有助于构建创伤记忆场景,帮助社会认识和理解创伤记忆,从而达到正向疗愈的目的。通过对
    相关概念的梳理,从“认知—思维—情感”三个层面探究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建构的逻辑思路,有针对性地从形
    成正向认知、诱发客体思维、促进价值传递三方面为重特大事件档案创伤记忆的建构提供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
    ——基于六个典型案例的研究
    支凤稳, 郭诗悦, 陈依萌, 韩梦娇
    山西档案    2025, 289 (5): 14-21.  
    摘要65)     
    在数字化浪潮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知识图谱等新技术,以及动漫、手工艺品等文化内容创意形式,文化遗产档案活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有助于文化遗产工作的提质增效,能够促进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利用。在梳理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案例的基础上,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特征,结合我国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文化遗产档案活化利用的对策,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能力提升路径
    李奉芮, 张卫东
    山西档案    2025, 286 (2): 10-15.  
    摘要63)     
    首先分析了档案工作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实践探索,其次剖
    析了新时代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能力体系,再次从坚持党的领导、突出主责主业、创新理念方法、强化科
    技支撑、深化队伍建设、完善治理机制等方面,提出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能力的具体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文化数字化背景下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策略
    ——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念碑》为例
    常大伟, 王欣歌 , 汪巧红
    山西档案    2025, 287 (3): 57-62.  
    摘要62)     
    数字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格局。数字叙事为红色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视角。
    在文化数字化的背景下,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展现出叙事主体多元协同、叙事素材多维融合、叙事表达交互多样、叙
    事传播社交化的特点,这些特点进一步提升了红色档案传承红色基因的效能。以《档案里的中国——红旗渠就是纪
    念碑》为例,剖析了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在叙事内容选择、叙事方式呈现、叙事结构串联、叙事视角切换等方面的实
    践做法。对此,建议从拓展红色档案数字叙事视角、打造红色档案数字叙事场景、扩大红色档案数字叙事效力、挖
    掘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知识等角度优化红色档案数字叙事策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与治理策略
    姚雪瑞
    山西档案    2025, 289 (5): 22-24.  
    摘要61)     
    分析了社交媒体独特的信息生态特征,指出其为网络信息安全治理带来诸多新问题,包括不良信息泛滥和传播、社交关系网络复杂化以及“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等。梳理了社交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新挑战,如虚假信息与谣言传播、个人隐私数据滥用等,并指出了社交媒体安全治理的实践困境。基于此,围绕技术、标准和模式三个维度,提出治理策略:加强内容安全、隐私保护、异常行为检测等关键技术创新;完善网络空间立法与执法,构建多层次标准规范体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社会共治新模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档案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与优化策略
    潘  雁
    山西档案    2024, 284 (12): 160-.  
    摘要60)     
    档案文化传播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传播效果五个
    维度,深入剖析了档案文化传播的构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档案文化传播的策略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舆情治理视角下新闻档案资料的价值挖掘与实现
    万战争
    山西档案    2025, 289 (5): 179-181.  
    摘要59)     
    新闻档案资料是系统记录和反映国家发展历程、党和政府重要活动、中外大事件的珍贵史料,也是舆情治理的重要信息和知识资源。从舆情治理的视角切入,探索构建了一套适用于智慧化舆情治理的新闻档案资料价值分析框架,以期推动形成开放共享、多元参与的协同共治格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面向人文发现的传统村落数字建档体系探究
    ——以河南省四村为例
    祁天娇   王一多   黄美雯   巴桑仓木决   李灵露
    山西档案    2024, 284 (12): 9-.  
    摘要58)     
    中国传统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在国家的战略推动下,我国学者对传统村落进行了
    登记式保护,收集并整理了大量材料。然而,目前我国传统村落建档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现有的建档方法难以深入揭
    示传统村落的文化精神与内涵。这不仅不利于从宏观上把握中国传统村落文化资源的信息框架,而且无法保障传统
    村落历史文化信息的标准化留存。针对这一现状,依托 CIDOC-CRM 语义框架,结合三种主流的传统建档资料体系,
    利用语义标注技术,构建了一个适用于传统村落数字建档的本体模型。该模型在河南省四个传统村落的实际应用中,
    能够系统地记录和存储包括历史信息、建筑特色、民俗文化等在内的多元数据,并通过语义关联实现了数据的互联互
    通,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未来的文化遗产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隐私保护的档案数据脱敏路径分析
    仇壮丽, 王昱雯
    山西档案    2025, 288 (4): 23-31.  
    摘要56)     
    数据脱敏是隐私保护的关键环节。基于档案数据脱敏的重要意义与当前发展现状,系统剖析了隐私保护视角下档案数据脱敏目前存在的三个问题:其一,档案领域尚未制定统一且详尽的脱敏标准;其二,隐私信息的精准识别存在困难;其三,档案数据要素价值难以得到充分释放。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构建档案数据脱敏标准、明晰数据权责体系、加强隐私计算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数据脱敏综合评估与监控机制等策略,旨在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充分释放档案数据要素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