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294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25-10-15 上一期   
    档案参与自我认同建构的认知双路径:同化与顺化的动态交互机制
    闫欢欢, 于英香
    2025 (10):  1-7. 
    摘要 ( 3 )  
    认知作为认同建构的基础,探究档案实现自我认同功能的认知路径对揭示其社会价值具有关键意义。基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同化—顺化”双路径模型为核心框架,解析档案如何通过动态认知机制提高个体自我认同,并进一步从情感修正、危机纾解与集体认同三个方面阐释认知平衡的促进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冲突与危机中档案文化遗产的保护机制
    马玲玲
    2025 (10):  8-11. 
    摘要 ( 1 )  
    全球范围内武装冲突、政治动荡和各类危机事件频发对承载人类集体记忆的档案文化遗产构成严重威胁。从直接破坏、间接威胁、长期影响三个视角系统分析国际冲突与危机对档案文化遗产的现实威胁,围绕建立预防保护体系、强化应急响应制度、构建协同保护网络、完善恢复重建机制四个方面构建了档案文化遗产危机保护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共用路径探索
    林  璇
    2025 (10):  12-14. 
    摘要 ( 0 )  
    “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各国档案资源的共建共享共用提供了重要机遇,同时也面临制度机制、资源配置、技术标准和文化语言等方面的制约。深入分析“一带一路”沿线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政策协调、资源整合、技术支持、文化融通四个维度提出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共用的实现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元治理视角下的档案价值共创模式
    万战争
    2025 (10):  15-17. 
    摘要 ( 1 )  
    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档案价值正在由静态保存向动态共创转变。构建档案价值共创的多元治理分析框架,提出资源赋能型、服务外溢型与生态自生型三种递进式模式,并探析其实现路径与保障体系,旨在为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制度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档案学理论重构的启示
    马俊杰
    2025 (10):  18-20. 
    摘要 ( 0 )  
    后现代主义思潮以其去中心化、反宏大叙事等特性,对传统档案学理论构成深刻挑战,促使档案学界重新审视其既有理论基础与实践范式。在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档案学理论的解构作用基础上 , 提出“融合—超越”的重构路径,构建包含伦理自觉、智慧档案馆建设、档案多元宇宙等实践维度的新范式,旨在为档案学理论的守正创新提供逻辑框架,推动档案事业更好地适应数字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档案法律责任条款的检视与完善
    谭博文
    2025 (10):  21-23. 
    摘要 ( 0 )  
    档案法律责任是维护档案安全、规范档案管理秩序的重要法律手段。我国的档案法律责任相关条款随着 2020 年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发布有所完善。在分析档案法律责任条款立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健全配套制度、补充数字档案违法责任、加强实施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档案法律责任条款的路径建议,以期为新时代档案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活态传承路径探索
    韩爽爽
    2025 (10):  24-27. 
    摘要 ( 1 )  
    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保护与传承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当前非遗档案活化实践中存在的数字成果与传承实践脱节、技术工具性与价值人文性失衡等问题,以音乐非遗为例提出了“数据—实践”双螺旋协同演进模型,为构建人机协同、数实共生的非遗活态传承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现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五维模型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数字孪生数据体系建设
    庄  颖 , 周子琦 , 于  壮 , 王玉珏, 赵  靓 , 樊静雅 , 陈思伶
    2025 (10):  28-38. 
    摘要 ( 5 )  
    大型综合性博物馆承担着公共文化服务、知识传播、藏品管理与保护等多项职能,是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利用的重要场所。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藏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深度利用,同时面向公众提供虚实结合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管理效能,对博物馆智慧服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数据体系建设为数字孪生的落地应用提供底层数据支持。以数字孪生五维模型为基础,通过系统归纳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在管理、保护与服务等场景下对数字孪生的应用需求,进而对孪生数据体系的数据维度、数据项、数据采集方式展开研究。自下而上构建面向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三位一体”需求的数字孪生元数据框架与本体模型,并依托故宫博物院协同管理、遗产保护和观众服务三大类数字孪生应用场景,对孪生数据映射展开实例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基于数字文明记忆保存与传承视角
    张  琦, 耿  锐, 马腾飞, 王玉珏, 焦俊杰
    2025 (10):  39-47. 
    摘要 ( 3 )  
    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作为记录人类数字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丰富的集体记忆与文化价值,是我国数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数字资源具有易逝性、复杂性等特点,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正面临不可逆的消逝危机。立足文化强国与数字中国建设需求,从国家文化建设、数字文化服务、文明传承发展等多维视角出发,系统考察全球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范式与治理挑战,创新提出“技术—机制”协同驱动的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并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文化数据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三位一体的互联网版本典藏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为我国数字文明记忆的长期保存和永续传承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数字记忆走向数智记忆
    ——数字社会人智协同的记忆建构
    王玉珏 , 程  烁
    2025 (10):  48-56. 
    摘要 ( 1 )  
    记忆问题根植于社会实践,其演进与社会发展、技术发展同频共振。技术迭代推动数字记忆从数字化记忆、原生数字记忆、数据化记忆到数智记忆的发展,记忆内容、结构、建构方式等方面的变化有待探明。通过剖析数字记忆的演变进程,探究数智记忆的机器主体性凸显、全球化和共同性加强、权力转移和凝结感降低、同技术伦理问题伴生等特点,厘清记忆研究在社会数智化转型背景下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数智记忆是人类记忆与机器记忆的混合形态,其以 AIGC 为中介机制,涉及文化记忆现时化和交往记忆固化两个方面。数智记忆的出现带来主体、物质、空间与时间维度的变革与挑战,需要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及文化遗产工作者适时重构自身的职能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发展理念引领“十五五”时期档案资源建设的价值重塑
    刘维佳
    2025 (10):  57-59. 
    摘要 ( 0 )  
    档案资源建设是新时代档案事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剖析当前档案资源建设所面临的政策、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前瞻性提出了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十五五”时期档案资源建设的战略方向。“十五五”时期,档案资源建设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现代档案资源治理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的档案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十五五”的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
    罗  颖
    2025 (10):  60-62. 
    摘要 ( 0 )  
    中国式现代化和文化强国战略对新时代档案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分析“十五五”时期档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的基础上,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维度,展望了“十五五”时期档案文化遗产创新利用的应用场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回顾与“十五五”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培育
    荆少萍
    2025 (10):  63-65. 
    摘要 ( 0 )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档案部门应始终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推进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基于“十四五”时期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深入剖析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紧密结合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培养知识型、创新型档案人才为目标,系统探讨“十五五”时期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和举措,旨在为新时期档案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时期档案法治建设的探索实践与“十五五”顶层制度创新
    王 慧
    2025 (10):  66-68. 
    摘要 ( 0 )  
    新时代背景下,档案法治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梳理了档案法治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图景,针对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与挑战,提出面向“十五五”时期档案法治建设的战略举措。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五五”时期档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与新路径
    周  密
    2025 (10):  69-71. 
    摘要 ( 0 )  
    档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在分析新形势下档案工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要求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档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档案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执法机构职能发挥不充分、执法手段创新不足、档案执法工作机制尚不健全等。在此基础上,从加强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明确执法机构职责定位、创新执法方式方法、健全执法工作机制等维度,提出了“十五五”时期加强档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举措,以期为提升档案治理效能、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档案大数据治理实践反思与“十五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
    王利蕊
    2025 (10):  72-74. 
    摘要 ( 0 )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加快推进档案治理现代化已成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在总结“十四五”时期档案大数据治理实践成效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在理念认识、制度供给、技术应用、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而提出“十五五”时期档案大数据治理需要树立现代化治理理念、健全制度规范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应用、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五五”时期档案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体系构建
    张英敏
    2025 (10):  75-77. 
    摘要 ( 0 )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档案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需应对诸多挑战。在分析档案公共服务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剖析了“十四五”时期档案公共服务在体制机制、服务供给、服务手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十五五”时期应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强化法治引领、优化服务供给、推动创新驱动、夯实人才支撑,加快构建制度完善、供给优质、技术先进、队伍专业的现代化档案公共服务新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转型视域下“十四五”档案信息化发展及“十五五”智慧化发展方向
    高亚满
    2025 (10):  78-80. 
    摘要 ( 0 )  
    数智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档案工作的理念、环境、对象、流程与模式,推动档案资源向数字化、数据化转型,促进档案管理向智能化、智慧化升级。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十四五”时期档案信息化发展现状,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档案智慧化发展方向,深入探索数字化转型视域下档案智慧化建设的关键策略与优化路径,旨在形成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推动我国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时期全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成就与经验总结
    伍小梅
    2025 (10):  81-84. 
    摘要 ( 0 )  
    2025 年既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在系统回顾“十四五”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应重点围绕档案治理体系完善、档案数字化转型、智慧档案建设、档案安全保障与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总结该时期档案事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成就,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实践逻辑和宝贵经验,以期为“十五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十四五”档案协同创新机制及对“十五五”构建“大档案”工作格局的启示
    王  拯 , 林晓萍
    2025 (10):  85-88. 
    摘要 ( 0 )  
    2025 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档案部门应着力推进五大体系建设的协同创新,包括档案治理体系建设、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十四五”期间,档案部门的创新实践为构建“大档案”工作格局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些经验对“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的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色档案的活化传承与开发利用
    刘晓光
    2025 (10):  89-91. 
    摘要 ( 2 )  
    红色档案作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的珍贵记录,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智慧,在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程中具有重要价值。从资源整合与体系构建、技术赋能与形式创新、价值转化与功能拓展三个维度探讨了红色档案活化传承的创新路径,围绕实施分级分类的精准开发、形成多元协同的开放格局、构建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三个层面提出了红色档案开发利用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校友档案资源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价值挖掘
    靳  妤 , 曲  金 , 颜照坤
    2025 (10):  92-94. 
    摘要 ( 0 )  
    高校校友档案作为记录与沉淀高层次人才信息、社会关系网络与实践知识的资源宝库,其战略价值长期未被充分激活,尚未有效转化为推动产学研合作的驱动力,造成“富矿穷采”的被动局面。通过深入剖析校友档案在产学研合作中所蕴含的情报、链接与资本等多维价值内涵,构建一个融技术驱动与服务驱动为一体的系统性价值挖掘框架,并阐释该价值在赋能科研成果转化、助力产业技术攻关、服务区域创新生态构建等关键场景中的具体转化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融合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档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李小玲
    2025 (10):  95-97. 
    摘要 ( 0 )  
    聚焦于数字时代复合型档案人才的培养难题,在系统阐述档案学教育中融合职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理论必要性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并系统构建一个双元驱动的档案人才培养新体系。围绕该体系的目标与课程、实践与教学、支撑与评价三个核心维度,分层阐述体系建设的具体路径。其最终目标是为档案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套逻辑严谨、内容翔实、可操作性强的建设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龄儿童档案馆研学的意义与对策
    覃  倩
    2025 (10):  98-100. 
    摘要 ( 0 )  
    探讨低龄儿童研学对档案馆突破传统定位、实现价值重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展此类服务不仅是档案馆更新公共形象、融入城市文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更是其培育未来用户、厚植社会文化根基的深远布局。通过剖析当前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隔阂、研学内容供需失衡、专业人才与协作机制结构性缺失三重困境,提出档案馆需从机构本位转向平台思维,其核心路径在于构建一个开放协同的多方合作网络,并同步加强兼具档案专业与教育素养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只有通过跨界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并以专业化团队为核心支撑,才能将静态的档案资源有效转化为动态且深受儿童喜爱的研学产品,从而真正破解当前的发展难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东亚数字人文教育经验的内化与启示
    白彬彬
    2025 (10):  101-103. 
    摘要 ( 0 )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新兴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应运而生。东亚各国高度重视数字人文教育,在推进数字人文教育实践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对推动我国数字人文教育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梳理了东亚数字人文教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剖析了对我国数字人文教育事业建设的启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文博档案机构协同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黄  蓉
    2025 (10):  104-106. 
    摘要 ( 0 )  
    立足协同服务的内在要求,从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锻造多元化实践技能和培育创新性服务理念三个核心维度,系统剖析了未来文博档案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构建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具体路径,通过深度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协同育人路径,完善人才培养支持系统,为我国文博档案事业的融合发展输送大批能够堪当时代重任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化时代高校档案管理流程优化策略
    杨  芳
    2025 (10):  107-109. 
    摘要 ( 0 )  
    为应对数字化时代给高校档案管理带来的系统性挑战,提升档案工作在高校治理现代化与智慧校园建设中的战略价值,构建了一套贯穿档案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优化策略体系。首先运用流程分析法,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在前端收集、中端处理和后端服务三个环节存在的流程断裂、效率瓶颈与模式固化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整合、智能、服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业务一体化、资源知识化、服务主动化的智慧档案管理生态目标模型,并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流程优化策略。高校档案管理流程优化是一项涉及理念、制度与技术再造的系统工程,对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技术革命视域下档案制度演进与 AI 赋能大学生档案意识培育
    党盛文
    2025 (10):  110-112. 
    摘要 ( 0 )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刻背景下,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正深刻影响档案制度的发展与大学生档案意识培育。通过比较修订前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揭示技术进步对我国档案制度现代化演进的推动作用,并分析其路径依赖与强制性变迁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探讨 AI 赋能大学生档案意识教育的潜在图景与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档案意识培育路径,旨在为档案制度现代化与档案教育创新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驱动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刘  寒
    2025 (10):  113-115. 
    摘要 ( 0 )  
    数据驱动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建设是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趋势、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对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增进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民生档案数据在细化公共服务、重塑档案治理理念和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从四方面提出了数据驱动的民生档案服务体系构建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查询利用平台构建
    葛  鹏
    2025 (10):  116-118. 
    摘要 ( 0 )  
    在明确相关理论基础后,深度剖析在校生、校友、教职工、档案管理者和校外机构等群体的多维需求,进一步提出高校学籍档案数字化查询利用平台的分层构建方案。一方面,重点阐述以数据标准化、异构数据汇聚融合和质量闭环治理为核心的平台数据资源层建设路径。另一方面,详细论述以功能提升、体验优化和价值延伸为导向的平台服务应用层设计思路,旨在为高校学籍档案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少数民族档案保护与开发策略
    佟有才
    2025 (10):  119-121. 
    摘要 ( 0 )  
    少数民族档案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瑰宝,其保护与开发正面临物理损毁与文化变迁的双重挑战。数字技术为摆脱这一困境提供了新思路,但也衍生出文化脱嵌、标准不一、权属不清等新问题。因此,从面向文化传承的保护与赋能社会发展的开发两个维度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档案事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品牌建设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
    牛燕云
    2025 (10):  122-124. 
    摘要 ( 0 )  
    在红色档案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与区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亟须探索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系统化路径。以山西省为例,提出以品牌建设为核心的红色档案资源开发模式,围绕品牌基因解码与价值挖掘、品牌体验塑造与多维传播、品牌生态构建与长效保障三个环节展开研究,旨在探索将红色档案资源转化为区域文化品牌与经济动能的有效路径,为新时代红色档案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档案协同开发策略
    王奉涛, 李华菊
    2025 (10):  125-127. 
    摘要 ( 0 )  
    聚焦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探讨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档案协同开发的策略。首先,分析当前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档案协同开发在资源、管理、技术和政策层面面临的现实困境,并阐述推动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档案协同开发的内在动因。其次,明确协同开发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原则,探讨协同开发的多元模式,具体包括中心辐射、区域联盟、项目驱动和平台集约四种模式。再次,为保障协同开发的顺利实施与长效运行,从政策、法规、资金三个维度提出保障体系建设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的数字档案生态系统优化
    穆亮雷, 马  进, 郑美云, 王璐璐
    2025 (10):  128-130. 
    摘要 ( 0 )  
    为应对数字档案建设面临的系统性挑战,运用信息生态理论,构建健康、可持续的数字档案生态系统。通过解构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三大核心要素,分析当前数字档案生态系统在主体协同、资源整合和外在环境等方面的失衡状况,进一步提出数字档案生态系统的优化路径在于实现信息人、信息、信息环境的三维综合治理,即构建多元协同的档案信息人社群,整合全链条的档案信息资源,并营造开放、安全、智慧的档案信息环境,以推进数字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档案开发利用中的隐私保护
    张仁瀞
    2025 (10):  131-133. 
    摘要 ( 0 )  
    数字时代,为解决档案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保护间的矛盾,探索构建平衡信息利用与安全保障的有效框架。通过剖析档案开发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内在关联,阐明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从法律、技术、管理等多维视角论述隐私保护面临的风险与挑战,进一步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创新隐私保护技术、优化档案管理流程等隐私保护策略,以期为数字时代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档案数据价值的多维度解析
    李  慧
    2025 (10):  134-136. 
    摘要 ( 0 )  
    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社会形态发生系统性变迁,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与信息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突破传统档案价值理论的视域局限,立足数据科学和信息经济学的交叉学科视角,系统探讨档案从静态历史遗存向动态数据要素演进过程中的价值嬗变。数字时代的档案数据价值将实现从基础价值深化到关联价值创造的迭代升级,具体表现为:作为可信数据的凭证价值在数字社会得到巩固,作为知识矿藏的信息价值借由计算分析得以有效激活,通过跨域数据关联档案数据从信息孤岛转变为知识网络,在赋能具体应用场景中创造巨大价值。最终,档案数据价值的实现与释放,离不开开放协同的生态系统与行之有效的行动指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档案数据资本化的理论基础、治理框架与实践路径
    刘锦鑫
    2025 (10):  137-140. 
    摘要 ( 0 )  
    在数字中国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档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其资本化治理已成为档案事业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方向。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构建价值演进与治理赋能双螺旋驱动的动态耦合运营模型,推动档案数据的价值实现与资本化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系统性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警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研究
    史  可
    2025 (10):  141-143. 
    摘要 ( 0 )  
    在国家大数据战略与智慧警务建设深入推进的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提升警务效能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安全风险。从人机协同治理重塑、全生命周期智能防护、开放融合生态共创三个维度,提出确立人类监督主体地位、完善流程合规审查、实施数据分类分级、优化算法审查等策略路径,旨在为新时代警务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要素化背景下档案资源价值实现的理论与实践
    刘丽红
    2025 (10):  144-147. 
    摘要 ( 0 )  
    档案作为蕴含高密度价值的独特数据资源,探寻其价值实现路径已成为当下的时代课题。通过分析档案价值从“凭证—信息”范式向“数据要素”范式转变,提出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价值生成机理,构建了一体化业务流程和以数据智能为核心的技术架构,并设计了包含人才培养、制度协同、安全伦理等方面的保障体系,旨在为档案部门深度参与“数据要素 ×”行动计划、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据连续性理论在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王艳 , 刘晏裙
    2025 (10):  148-150. 
    摘要 ( 0 )  
    在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传统数字连续性理论聚焦于电子档案的静态保存,难以满足数据价值释放需求。深化数字连续性理论,构建以数据连续性为核心的电子档案管理新范式,实现电子档案管理从“可信保存”向“价值赋能”的目标转向,为电子档案融入数字经济和数字治理提供系统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智库决策的档案资源数智化开发
    贺  磊, 尹  航, 马文祚, 王  坚
    2025 (10):  151-153. 
    摘要 ( 0 )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新型智库建设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档案深度融入决策咨询体系成为时代趋势。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从静态凭证到动态资产的价值跃迁路径,构建了 A-DIK 模型,设计了人机融合的智能协作模式,并从专题化知识资源库建设、协同创新生态构建、人才制度双轮驱动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旨在为档案资源转化为智能决策资产提供系统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科技创新的档案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机理
    廖淑莉
    2025 (10):  154-156. 
    摘要 ( 0 )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的背景下,档案数据作为高质量生产要素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梳理了档案数据要素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关系,构建了技术、制度、需求、协同的四维价值释放路径,旨在为档案数据要素精准对接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多模态档案的记忆重构与价值释放策略
    李飞鹏
    2025 (10):  157-160. 
    摘要 ( 0 )  
    在人工智能与数字人文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多模态档案作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亟须实现系统性重构与价值释放。通过系统梳理记忆重构的理论基础与范式转型,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语义组织框架、跨模态关联机制与故事化叙事流程,为多模态重大赛事档案的记忆重构提供了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以用户为中心、多元主体协同共建的多模态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旨在为档案智能化转型与特定领域档案的活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档案工作的维度与策略
    杨珊珊
    2025 (10):  161-164. 
    摘要 ( 0 )  
    在档案事业现代化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重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推动高校档案工作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首先探讨人工智能在档案数据化与知识化转型、职能驱动的智能组织以及全生命周期管控中的技术基础与实践路径;其次分析其对学术研究知识发现、文化育人创新以及治理决策支持的功能拓展;再次审视算法风险、伦理治理与人机协同下档案人员角色重塑,并提出跨界协同构建智慧档案生态的策略。旨在推动高校档案由传统凭证中心转向知识创新与决策支持中心,为建设智慧高校档案馆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驱动下乡村档案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杨婷婷
    2025 (10):  165-167. 
    摘要 ( 1 )  
    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不应遗忘那些散落在田野乡间的集体记忆。当前,大量承载着乡土文脉的档案资源正因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而陷入沉寂,其潜在的巨大价值无法得到有效释放,这与数字时代对数据要素的需求形成了鲜明反差。为破解这一困境,系统性地构建一个由数智技术驱动的乡村档案综合服务平台,包括该平台的顶层设计与体系框架、核心要素以及实施路径与长效运营保障,旨在探索挖掘乡村档案资源价值的新范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面向区域科技创新的档案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朱秀锋
    2025 (10):  168-170. 
    摘要 ( 0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区域科技创新的档案文献保障面临挑战。现有保障体系因资源结构性失衡与服务机制功能性滞后,表现为资源分散、供需脱节和服务模式被动,严重制约了档案价值的发挥。因此,构建面向区域科技创新的档案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从需求机理分析入手,在诊断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三条核心构建路径: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治理新格局;聚焦资源整合,筑牢一体化信息基础;驱动服务创新,打造智慧化支撑体系,旨在为新时期档案工作深度融入区域创新生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
    张慧敏
    2025 (10):  171-173. 
    摘要 ( 0 )  
    尝试跳出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中的纯技术视角,探讨人工智能对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的深刻变革。采用递进式分析框架,将人工智能对高校图书馆的重塑划分为三个层级,即运营智能、认知智能和伦理—社会智能,试图揭示这一转型过程的内在逻辑与层次。运营智能凸显人工智能在高校图书馆业务流程中的效率提升与体验优化;认知智能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下高校图书馆在知识服务上的跨越;伦理—社会智能则提醒高校图书馆不仅是技术的应用者,更是智慧校园生态中负责任的价值引领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档案内容开发的企业品牌影响力提升
    侯  珂
    2025 (10):  174-176. 
    摘要 ( 0 )  
    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对品牌真实性诉求空前高涨的背景下,企业档案这一记录企业原生记忆与文化基因的信息资源,在品牌战略中的深层价值亟待被重新发现。旨在推动从档案管理到档案驱动的范式转换,并系统阐述档案驱动的品牌战略这一核心理念。融合了企业遗产、叙事理论与内容营销三种理论视角,构建起三维分析框架,借此深入剖析企业档案如何在品牌的身份构建、内容营销及文化赋能三大层面释放其战略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网络分析驱动的高校人事档案知识图谱系统构建
    ——以苏州大学人事管理系统为分析基点
    崔子璐 , 张  舒
    2025 (10):  177-181. 
    摘要 ( 0 )  
    以苏州大学人事管理系统为分析基点,针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数据孤岛”、管理模式静态化、人才画像单维度等问题,提出了智能网络分析驱动的人事档案知识图谱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了从数据源层到应用服务层的分层架构体系,涵盖多源异构数据整合、知识抽取、本体模型构建、混合式知识存储和智能分析等核心环节。该方案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语义化整合,建立支持人才画像、学科规划和决策分析的智能服务体系,为推动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从传统静态模式向智能化知识服务模式转型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据价值链理论的房产档案管理持续性策略
    叶  恺
    2025 (10):  182-184. 
    摘要 ( 0 )  
    为顺应数字化浪潮,迎接人工智能化时代的挑战,基于数据价值链理论,探寻房产档案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及其可持续发展路径。解构了档案数据的生命周期,并重构其价值保存与未来应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政府在协同治理中应扮演“数字生态架构师”的核心角色。必须将内部价值链的精细化管理与外部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生态相结合,形成内外兼修的格局,方能保障房产档案作为核心数据资产的长期安全与持续增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时代县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困境及对策
    王  智
    2025 (10):  185-188. 
    摘要 ( 1 )  
    数字时代为县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带来了深刻变革。以县区这一关键治理层级为研究对象,系统剖析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在数字时代面临的现实困境,明确从资源管理转变为数据治理的核心变革逻辑,并提出一体化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化应用拓展、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健全以及复合型人才队伍培育等对策路径,旨在为新时代县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