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导航切换
山西档案
首页
期刊介绍
编辑委员会
投稿指南
期刊征订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English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5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0-08-25
上一期
Select
定义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档案定义
丁海斌
2020 (
4
): 5.
摘要
(
250
)
PDF
(868KB) (
307
)
笔者给档案下的定义是“保存起来的人类活动的原始性符号记录”,它是在给信息划分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纵向找出属概念(直接上位类)、横向比较同种类事物差异(种差)后得出来的。它与以往档案定义的重要不同在于定义路径(首先给信息划分分类方案)以及“符号”一词的引入。认识档案定义问题要注意其时代性、功能性、科学性,以“各取所需,求同存异”的态度对待众多的档案定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历史语言学:以词汇为对象的物的和思想文化的考古学
丁海斌
2020 (
4
): 11.
摘要
(
200
)
PDF
(913KB) (
281
)
从探讨“档案”词源开始,笔者开启了约20年档案历史语言学的研究。广泛采取了计量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开创了专业词族研究的方法。从各历史时期的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到十数个词族的组成、结构、演变,再到对“档案”“文书”“公文”“图书”“书籍”“案卷”“全宗”“正本”“副本”“案牍”“文件”等数十个重要名词的源流考证,终于支撑起汉语言文档专业历史语言学的骨架,并叙述了词汇构成与表达的文档社会思想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起源:过程说与根本作用说
丁海斌
2020 (
4
): 16.
摘要
(
190
)
PDF
(983KB) (
214
)
档案起源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档案的根本作用是它产生与发展的根据。档案的根本作用是人类思维的第二经验基础。不同种类的档案因为所需要的条件不同,起源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即档案的起源是分层次的。档案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密切相关,档案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的基础——人类文明起源的基础是群体思维的产生,而档案作为原始符号记录性经验成为群体思维的经验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产品开发过程中档案馆的角色定位研究
张乐莹 张卫东 赵烨橦
2020 (
4
): 22.
摘要
(
206
)
PDF
(841KB) (
301
)
本文从目前人文学科领域对于数字人文研究的质疑入手,梳理了数字人文产品开发过程中在信息资源、技术工具和产品出发点三个方面存在的争议,进而分析出数字人文产品开发过程中需要遵循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档案馆的业务活动和资源特点,分析了档案馆在数字人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的提供者、跨界合作的沟通者、产品开发的推动者和产品质量的控制者的角色,有助于优化数字人文产品质量的同时为档案馆的服务提供新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视角下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路径
卢丹丹 聂云霞
2020 (
4
): 29.
摘要
(
264
)
PDF
(916KB) (
202
)
数字人文的蓬勃发展为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拓展了研究视野。文章分析了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并阐述数字人文在其开发中的应用。基于现阶段我国地方特色档案资源开发瓶颈,提出在数字人文视角下通过构建多元开发主体,借助数字人文开发技术,深入挖掘特色档案内容精髓,精准用户服务等路径,实现地方特色档案资源的跨界开发、创新开发、特色开发以及参与开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参与数字人文工作的SWOT分析
孙大东 张丽华
2020 (
4
): 34.
摘要
(
154
)
PDF
(883KB) (
288
)
档案资源存量丰富、原生性保证等优势推动了数字人文工作的发展。同时数字人文作为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也为档案学带来新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档案参与数字人文工作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外部威胁因素,并在系统把握上述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档案参与数字人文工作的若干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信息时代高校历史档案数字化程式探析—以北京大学档案馆为例
龙芊良
2020 (
4
): 41.
摘要
(
255
)
PDF
(993KB) (
507
)
现代社会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历史档案数字化作为档案与科技并轨的第一步,逐渐成为当前各高校档案馆的工作重点。本文以北京大学档案馆为例,对信息时代下高校档案馆开展历史档案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北京大学历史档案的保存状况以及历史档案数字化的流程范式等作一详细分析,并对数字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数字人文在我国档案领域的综合应用研究:基于CNKI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王莉娜 赵思雨
2020 (
4
): 49.
摘要
(
222
)
PDF
(1009KB) (
568
)
[目的/意义]数字人文在国内的应用日益扩大,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和分析,能更好地了解数字人文与档案创新等问题,促进社会各界探索档案数字人文的应用研究。[方法/过程]为深层次探索我国档案数字人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状况,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方法选取46篇文献,通过全文阅读的方式,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档案数字人文的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方法,并从档案学科服务、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档案馆与档案工作、档案数字人文项目四个方面来剖析我国档案领域数字人文的研究框架,以分析他们之间的联系和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结果/结论]研究表明,数字人文在档案领域的应用还属于一个较新的领域,相关的文献十分稀缺,已有研究大多仅从某一视角进行浅层讨论,而缺乏深入研究与定量检验。希望后续研究能在所构建的结构图上,挖掘和验证更多数字人文在档案领域的深层应用,让数字人文为档案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创新
黄霄羽 管清潆
2020 (
4
): 57.
摘要
(
191
)
PDF
(932KB) (
221
)
立足十余年档案新闻教学创新的成效,笔者探索出提升档案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创新模式——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采取该模式的主要原因来自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学生对于研究思维和能力的需求。该模式的创新点是建立师生合作的研究平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档案研究,具体内容是建立新闻工作室作为专业前沿研究的素材收集中心,形成师生合作研究专业前沿问题的长效机制;借助工作室与专业期刊的专栏合作,定期发表师生合作研究成果,形成研究品牌和特色;建立社交媒体平台作为工作室研究成果的发布和推广中心,形成学生深度参与专业前沿研究的持续模式。该模式的成效表现为: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升学生研究能力,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档案学研究的前沿性,利于形成研究特色和品牌;扩大档案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提升档案专业的社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情境认知理论视角下城市记忆“参与式档案管理模式”研究
徐海静
2020 (
4
): 64.
摘要
(
231
)
PDF
(982KB) (
656
)
文章选取情境认知理论视角,以“情境建构”方式引导公众参与城市记忆实践,强化个人角色身份和社会身份认同。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将目前城市记忆“参与式档案管理”实践活动归纳为档案部门主导型实践、学会组织主导型实践、公众主导型实践、机构协助型实践,分析出发动主体急需深度协作、参与程度有待深化、过去和当下亟需同时开发等结论,最后耦合情境认知理论——“实践共同体”、“合法边缘参与”、“知识工具化”、“学徒制”,从组织层面、动机层面、技术层面、人文层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常大伟 李珺妍
2020 (
4
): 70.
摘要
(
176
)
PDF
(893KB) (
240
)
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是将协同治理的理念应用于档案安全风险治理,提升多元主体在档案安全风险识别、预警、防范、处置等中的协同能力的过程。在分析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基础上,发现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主要存在基于馆际合作、基于区域合作和基于国际合作的三种模式。为推动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还需要加强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顶层设计、优化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组织模式、推动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方法创新、构建档案安全风险协同治理的保障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AI赋能档案:AI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赋能模式探究
陈慧 罗慧玉 张凯 陈晖
2020 (
4
): 76.
摘要
(
577
)
PDF
(996KB) (
1085
)
AI技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的发展及其在档案收集、整理、检索和利用等业务工作中的应用,为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提供了创新思维。通过梳理国内外AI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从中提取“数据来源”、“技术逻辑”、“业务应用”与“参与主体”等核心要素,构建了AI赋能档案管理的模式。在深入分析赋能模式的基础上,指出AI赋能档案管理未来发展的四大方向,即由数据来源单一化转向数据来源多样化,由感知智能技术应用转向认知智能技术应用,由档案某环节智能化转向档案全流程智能化,由单个主体探索转向多元主体协同参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社交媒体视域下档案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与优化路径
罗宝勇 陈昱其 凌敏菡
2020 (
4
): 84.
摘要
(
208
)
PDF
(942KB) (
307
)
社交媒体凭借其自身的个体性、社会关系性、传播高效性、对话联系性等特性为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新的机遇。文章首先分析了运用社交媒体提升档案公共服务能力的优势,阐述了运用社交媒体开展档案公共服务的可行性,继而深入剖析了社交媒体创新档案公共服务的制约因素和现实瓶颈。最后针对性地提出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公共服务优化路径,实现社交媒体与档案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提高档案公共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档案机构信息资源管理规划研究—基于对NARA《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规划》内容的分析
李思艺 田园
2020 (
4
): 91.
摘要
(
193
)
PDF
(1021KB) (
403
)
信息资源管理规划是帮助机构实现高效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对于管理机构内部的信息资源以达到3E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OMB的A-130通告的相关规定中梳理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以此为数据分析理论框架对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管理署(NARA)的《信息资源管理战略规划》(2015-2018)进行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了解档案机构信息资源管理规划的基本路径。研究发现NARA主要从机构战略目标、信息政策以及机构业务活动三个角度出发对机构的信息资源管理活动进行规划,对与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相关的人、财、物等相关要素进行统筹安排,规划过程中重视人、业务和技术的统一和协调,使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与业务活动相集成以帮助机构达到相应的战略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档案学人的学术自觉
曹玉
2020 (
4
): 99.
摘要
(
154
)
PDF
(891KB) (
286
)
学人以自觉作为自我规范学术行为的内在观念,尊重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在学术思维上,自觉是一种意识,档案学人要具有学术融合意识与学术自由意识。在学术追求上,自觉意味着创新,即档案学人通过反思的方式全面把握所研究的学术,实现学术的创新与超越。从知行统一角度来看,自觉还体现为责任,即档案学人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科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数据共享策略探究
杨鹏
2020 (
4
): 105.
摘要
(
265
)
PDF
(979KB) (
674
)
档案数据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的战略性信息资源。当前档案数据共享中面临着中心化存储、整合效率低、“数据孤岛”、信任程度弱、安全性能差、隐私保护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对档案数据的共享需求,而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弥合这些不足,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档案数据共享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阐释区块链技术和档案数据内涵的基础上,对区块链具有的去中心化、共识机制、加戳加密、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与档案数据共享的契合度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分析档案数据共享策略。提出需要明确应用区块链实现共享的共识、推进应用区块链共享的法治建设、构建多元协同共享模式、培养专业人才等策略来推进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档案数据安全、高效共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论档案在强化制度认同中的功能与路径
杜童欣
2020 (
4
): 113.
摘要
(
195
)
PDF
(822KB) (
483
)
[目的/意义]制度认同是社会运转的重要条件,档案是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档案在强化制度认同中所具有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方法/过程]文章从制度认同以及制度认同的三个维度讲起,分析了档案与制度认同的关系,借鉴社会学、政治学领域关于认同的内涵与理论剖析,探讨了档案在强化制度认同的三个维度——利益认同、政策认同和价值认同中所能实现的功能。[结果/结论]从多主体参与建档、档案开放和档案开发三个方面思考了强化制度认同的可实施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权力与自由的调和:档案学“四个范式”转换的和谐向度
尚加文
2020 (
4
): 118.
摘要
(
219
)
PDF
(888KB) (
424
)
以档案学“四个范式”转换的三个阶段为论述框架,分析了为维护合法统治地位的权力通过与自由进行博弈,不断调整权力运行的对象和范围来调和矛盾。四个档案范式的转换过程整体上呈现出和谐的向度,权力与自由的关系从抵抗对峙到和谐共生,其背后揭示了描述性档案逐渐向功能性档案所转化,预示着档案管理模式由“统治”走向“善治”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内容分析的美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应用及其启示
郑慧 虞香群
2020 (
4
): 123.
摘要
(
218
)
PDF
(1271KB) (
493
)
文章以美国国家档案馆所使用的社交媒体为研究对象,以美国国家档案馆2015-2017年在Blog、Facebook、Tumblr、Twitter、YouTube上发布的用户关注度排名前五的贴文内容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对其发布信息归属类目、发布形式、语言风格以及各社交媒体平台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以期通过总结美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应用特点,为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应用社交媒体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APEC模型框架的移动博物馆用户体验评价研究
龚花萍 周江涌 张小斌 张佳
2020 (
4
): 132.
摘要
(
520
)
PDF
(1226KB) (
1524
)
[目的/意义]构建移动博物馆用户体验评价结构模型对于提升移动博物馆用户体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借鉴用户体验APEC模型框架,提出移动博物馆用户体验评价结构模型假设,通过问卷调研获取研究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潜在变量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结论/建议]用户对移动博物馆的审美体验和认知体验显著正向影响情感体验,并通过情感体验间接影响用户体验,情感体验作为中介变量在交互体验和用户体验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乡村振兴战略下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档研究—以楚雄紫溪彝村为例
李燕 华林
2020 (
4
): 147.
摘要
(
187
)
PDF
(1054KB) (
531
)
对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档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有效举措。以楚雄紫溪彝村为例,阐释少数民族特色村落建档的意义,根据对建档现状分析,发现存在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意识、制度、质量、信息技术和价值挖掘五个方面的解决途径。对少数民族特色村落的高质量建档,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材料支撑,为少数民族特色村落提供乡村振兴发展的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文化自信视域下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
代安
2020 (
4
): 154.
摘要
(
153
)
PDF
(738KB) (
211
)
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关涉人民生命健康与人民福祉的工作。文章从文化自信的视角出发,注重阐释了文化自信与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之间的内在勾连,立足于当前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建设现状,从创新思路、技术支持、丰富内容、人才培养、机制保障五个维度阐明了疾病预防控制档案文化效的建设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信息资源共享视域下档案管理创新研究
李玉琴 汪运生 顾紫琦
2020 (
4
): 157.
摘要
(
121
)
PDF
(752KB) (
262
)
在当前政府逐渐重视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背景下,档案资源的资源共享价值凸显。文章认为档案资源价值的发挥需要依靠良好的信息共享技术、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当前我们应积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集合管理资源,切实提升档案管理成效。本文立足于档案管理现状,从推进档案现代化、信息化,提升档案保管能力、服务化、安全化的维度阐述了信息资源共享视域下档案管理创新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中国涉密档案解密管理研究综述
张臻 孙宝云 齐巍
2020 (
4
): 160.
摘要
(
175
)
PDF
(1054KB) (
640
)
在档案治理和国家秘密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研究中国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现有的研究多集中在涉密档案解密的性质、解密的依据与意义、中国涉密档案解密状况与问题、国外涉密档案解密制度与实践、中国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对策等方面。未来研究应强化理论供给、扩大研究视野、提高研究高度,以为中国涉密档案解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档案领域大数据研究综述(2012-2019)
季文硕 周丽霞
2020 (
4
): 170.
摘要
(
250
)
PDF
(1141KB) (
408
)
[目的/意义] 分析当前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现状,探讨未来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趋势。[方法/过程] 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和CiteSpaceⅢ可视化分析软件,选择中国知网中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的文献作为统计和分析对象,从文献的数量年度分布情况、引文分布状态、期刊分布环境、作者分布状况、机构分布趋势和研究热点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结果/结论] 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各学者及研究机构之间开展合作较少,研究主题较为集中,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较少,实践领域的研究依然是未来我国档案大数据研究的重点。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elect
国内档案信息化研究发展趋势及热点追踪分析
李建 刘月皓 冯鑫 李佳培
2020 (
4
): 180.
摘要
(
230
)
PDF
(1052KB) (
279
)
大数据时代使档案信息化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提升机遇。本研究基于2000年到2020年共计21年间的相关主题论文题录数据,采用共词分析、突变检测、聚类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系统全面地展示了我国档案信息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以及作者合著及机构合作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档案信息化研究分为3个发展阶段,5大主要研究机构,档案事业、档案信息化等8个主题聚类。未来理论研究将在变与不变的基础上螺旋式上升,应用实践上将继续深化其科技含量,研究热点将在档案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档案信息社会化功能拓展、数字人文档案等方面拓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